--- --- ---
(点击查看产品报价)

本文标题:"形成的细粒石英中的包裹体样品分析显微镜"

新闻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7-7 5:46:40 本站主页地址:http://www.jiance17.com

形成的细粒石英中的包裹体样品分析显微镜


可能是由粗粒石英变形而形成的细粒石英中的包裹体与粗粒石英中
的包裹体相比,其密度和组成范围是有限的。在细粒石英中观察到
的几种组分(CO2、盐水溶液和CO2-盐水混合物)的流体的不同
密度被用来推断变形时占主导地位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主矿物颗粒中流体包裹体的产出方式是用来确定包裹体是在主
   矿物相生长期间可能就存在的(原生包裹体),还是沿后来裂隙所
捕获(次生包裹体)的重要准则。在第五章中 Roedder总结了区别原
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的各种特征。在变质岩中,与从熔体中矿物
生长或在开放洞穴或脉中生长的情况相反,矿物颗粒生长和变形通
常是同时发生的作用,对某些矿物,包括石英来说,这些作用可以
直延续到变质作用高峰期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区分原生和次生包
裹体的一般准则就不能那么容易应用了。矿物颗粒可以在一边溶解
而同时在另一边生长,也可以变形和重结晶为新的颗粒而又保留原
先矿物的某些特征。  

   在变质矿物中大多数流体包裹体看起来都是次生的
。某些捕获有流体的裂隙可能是由于结晶作用之
后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粒间应变时发育起来的。 Swanenberg
(1980)报导了石英中的一串串流体包裹体大致沿(0001)面网排
列,可能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其它一些包裹体串(轨迹)更明显
地与区域性的外部应力有关。这些流体包裹体沿着穿越颗粒边界、
并且可能与岩石中其它一些宏观变形特征相关联的裂隙分布。然而
一般来说,次生包裹体串的数目多而方向凌乱
Swanenberg(1980)注意到,估计最初局限于一个愈合裂隙面
   中的流体包裹体似乎已从它们原来的位置发生迁移,形成一串串分
散的包裹体。他提出一种包裹体重新分布的机理是较早形成的包襄
体发生破裂(自动爆裂),释放出来的流体又被捕获,从而在原先
包裹体孔穴周围形成一群群“卫星”包裹体( Lemmlein,1956)。
另一种机理涉及到主矿物石英颗粒的变形,使包裹体迁移并沿次颗
粒边界聚集。这两种过程都不仅改变了包裹体的排布,而且改变了

所有资料用于交流学习之用,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禁止复制,转载注明地址
上海光学仪器一厂-专业显微镜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显微镜价格
合作站点:http://www.sgaaa.com/显微镜百科